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这十年这个村这改变太美了!

来源:火狐体育在线登录    发布时间:2025-10-22 07:21:21

  “要不是铁路局帮咱筑路,我这一筐山货得背3里地才干送上车;要不是建起蔬菜大棚、茶厂,咱村年轻人哪能守着家就赚钱哟!”秋日的鄂西武陵山区,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贺家坪镇青岗坪村乡民皮海久蹲在自家板栗树旁,望着通村公路上络绎的旅行大巴、满载农产品的卡车,手指摩挲着竹篓里的板栗,话里满是对我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十年定点帮扶的感谢。

  青岗坪村曾是典型的“路不通、工业空、增收难”深度贫困村。2015年,依照定点帮扶布置,武铁与青岗坪村结下帮扶对子。十年来,从修一条路打破山乡阻塞,到兴一批工业激活内生动力,再到谋一条新路探究康养旅行交融展开,武铁一直以钉钉子精力扎根山乡,用脚步测量民意,用实干破解难题,让旧日的穷山村蜕变成路通业兴、景美民富的美好村,书写了一段国企帮扶、企村同心的温暖华章。

  要想富,先筑路。青岗坪村地处武陵山脉,村域内的路途曾是限制展开的要害——曩昔多为土路和毛坯路,遇恶劣气候泥泞难行,导致村里的土特产运不出去,外面的物资也运不进来。年近80岁高龄的乡民曾令选回忆说:“因为村里路不好走,我从前卖一头200多斤重的猪都是请人轮换着背下山又背到集镇上去的”,当地的贫困户多数是因民生要道不畅、农副产品运不出去而致贫的。

  “帮扶先帮路,路通才干万事通。”武铁驻村作业队刚进村,就把建筑出山路途定为第一个使命。队员跟着村干部跋山涉水,用脚步测量每条通组路的走向,白日在山里测绘、与乡民商议占地补偿,晚上在村部熬夜改计划、预备批阅材料——既要考虑路途斜度合适农用三轮车通行,又要避开乡民的山林、承包地;既要节约本钱,又要确保施行工程质量不出问题。

  武铁投入43万元,完结青岗坪村两项路途工程——新建赵家湾至安顿房至分水岭的1000米“断头路”,并硬化全线米路途。乡民见状自动参加,男劳力转移建材、妇女同志为施工队煮饭送水,白叟也扛着锄头平坦路基,同心推动民生路的建造。

  武铁持续投入90万元,先后新建和硬化了7条通组公路、修理了3座危桥,一起经过湖北省慈悲总会、社会扶贫网及线万元,逐渐织密乡民生路网。

  武铁累计投入300多万元,聚集“路随工业走”,建筑工业配套路途并硬化部分路段,让水泥路直接延伸至茶园、大棚基地,完成“基地通卡车、家门口通小车”的方针。

  路通带来剧变:快递车沿着修好的民生路进村、电商服务站落地,山里的土蜂蜜、干笋、腊肉直接卖到武汉;农资耕具运进来更便当,乡民们种庄稼、搞饲养的底气更足了——这条民生路,不只打通了山间隔绝,更解除了乡民的烦心。

  现在,全村63条全长9423米的路途,犬牙交错,让青岗坪村从“村村通”迈向了“户户通”,最初限制展开的路途,早已拓展成村庄复兴的“致富路”、大众出行的“美好路”。

  路修通了,建造美丽家乡又提上了日程。武铁安排驻村作业队再接再励地带领乡民展开村庄卫生环境整改办理举动,帮忙乡民整理房前砂土、杂草、花盆等,打造美丽村庄,制作风情墙绘,村容村貌面目一新,广阔乡民拍手称快。

  “家乡渐渐的变美,我发在朋友圈里的村庄美景收成点赞很多。”当地大学生李康博开心肠说。

  “路通了,得让乡民有安稳的收入来历,否则帮扶便是‘一阵风’。”要想让青岗坪村真实脱贫,有必要跳出“靠天吃饭”的老路子,培养能持久带动增收的工业。

  青岗坪村海提高、昼夜温差大,土壤肥美,合适栽培高山蔬菜、茶叶——可曩昔乡民零星栽培,没技能、没销路,种出来的菜要么烂在地里,要么卖不上价。2021年,武铁经过调研,决议凭借蔬菜大棚形式,帮乡民闯一条“靠山吃山、靠地增收”的“工业增收富民路”。

  第一批15亩蔬菜大棚选址在村中心的马家大淌,武铁投入30万元,请来农业技能专家设计规划,从选种、育苗到田间办理全程辅导。刚开始,乡民心里没底:“咱种了一辈子玉米马铃薯,种大棚菜能成?”作业队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做作业,约请有志愿的乡民免费参加栽培,许诺“种出来的菜铁路局帮忙卖”。乡民张大姐第一个报名,跟着专家学种辣椒、西红柿——大棚里温度可控、病虫害少,第一批西红柿亩产就打破万斤,武铁和谐宜昌区域铁路单位食堂收购,张大姐单季就挣了1.2万元。

  “真能赚钱!”看到实惠的乡民自动要求建大棚。武铁又先后投入90万元,在马家大淌、鲁家湾、杉树坪把大棚扩建至70亩,掩盖3个乡民小组,还配套建造了蓄水池、灌溉管网和分拣场所。现在,青岗坪村的大棚蔬菜成了“品牌”——武铁管内多家单位的食堂终年收购,旺季时每天能供给5000斤辣椒、西红柿,辐射带动4520亩蔬菜栽培,年产值超2000万元,每年可带动脱贫户务工1900人次、增收农户收入300万元、添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4万元,富民路的根基越扎越稳。

  除了蔬菜,茶叶也是青岗坪的一个特征。但曩昔乡民各自为战,手艺制茶质量良莠不齐,卖价不高。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武铁累计投入36万元,帮忙购买了10万株福建大白毫茶苗,新扩展茶园2080亩,茶农添加至800多户。不只如此,武铁还出资38.2万元用于茶厂厂房建造,出资75万元收购高温蒸汽杀青机、八角炒干机等加工设备,完成茶叶加工全自动化。在此基础上,武铁还帮忙村里延聘1名厂长和7名专业制茶师担任茶厂日常出产及办理,帮忙茶厂顺畅作业,为富民路再添一条工业支线。

  “茶厂开起来,我既能在家采茶,还能在茶厂上班,一个月能挣3000块!”乡民邓代彬家里有3亩茶园,从前每年采茶季要背着鲜叶骑摩托车跑20里地去邻村加工,现在茶厂就在村口,每天采完茶直接送曩昔,闲时还能在茶厂做分拣、包装,一年下来收入超4万元,实实在在踏上了这条家门口的富民路。

  现在,青岗坪村茶园面积已从曩昔的1000亩扩展到3080亩。茶厂年加工茶叶3.9万斤,彻底满意全村800户茶农(含脱贫户280户)茶叶加工出售需求,带动周边农户务工1000余人次,“青岗碧绿”茶叶专业合作社每年纯利润保持在35万元以上,从前的“土疙瘩”真真切切变成了乡民手里的“金疙瘩”,“工业增收富民路”结出了沉甸甸的收入硕果。

  2021年,青岗坪村完成整村脱贫,但武铁的帮扶没有“停步”——怎么让脱贫效果更安定,让村子有更久远的展开?武铁把目光投向了村里的“生态优势”:武陵山区空气新鲜、夏日凉快,通村路晋级后交通便当,合适展开村庄康养旅行;一起,武铁有8万多员工,康养、团建需求大,刚好能与村里的资源对接,而展开康养旅行正是为村子新铺了一条可持续展开的兴村致富持久路。

  “让铁路员工来村里康养,既能让员工放松,又能帮乡民赚钱,是‘双赢’!”武铁工会和劳卫部联动,在员工康养行程中添加青岗坪村,让员工享用绿色休闲的一起,也亲自感触青岗坪村展开的巨大改变和武铁帮扶作业的成效,深受员工好评,完成了一举多得。

  2023年5月11日,青岗坪村迎来武铁第一批康养员工,90多名员工步行旅行村田园风光,观赏“青岗碧绿”茶厂,还自愿购买茶叶、粮食酒、腊肉等农副产品。为表达谢意,乡民自发为康养员工献唱土家山歌、扮演土家《巴山舞》,用热烈气氛敞开这条新途路。

  “上午去茶园采会儿茶,正午吃新鲜的蔬菜、炖的土鸡汤,比在城里舒坦多了!”康养员工好评如潮。到9月底,青岗坪村已累计招待59批、4141名铁路员工到村康养,累计在村里消费60余万元,有力带动村企和农户增收。

  康养旅行不只带火了村子,也带旺了农产品出售。青岗坪村假势在村里建起“铁路帮扶农产品展销点”,会集展现乡民的农副产品,欢迎康养员工“随手买”;一起注册“青岗坪农产品快递直达”,及时把村里的农产品经过快递运出村。在武铁的和谐下,部分铁路车站还设置了扶贫专柜,用来售卖村里的特征产品,员工和旅客扫码就能下单,由村里直接发货,为新途路弥补增收动力。

  “从前我家的土蜂蜜得托人卖,现在康养员工来了,‘展销点’上一网打尽,有时候还求过于供呢!”乡民赵大娘笑着说,上一年她家卖蜂蜜、干笋就多挣了2.8万元,从前瞧不上眼的野猕猴桃、八月瓜也能变成钱。现在的青岗坪村,春天采茶、夏天康养、秋天收菜、冬季卖干货,四季都有活干、有钱赚;不少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自动回村,有的搞电商,有的在茶厂当技能员——从前“年轻人都想往外跑”的村子,现在成了“人人想回来”的美好家乡。

  与此一起,为进一步提高村集体经济和村企收入,武铁安排作业队会同村里拟定《民宿协会规章》《民宿协会财政办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帮忙乡民宿业主建立“青岗坪民宿协会”,一起安排武铁酒店集团到村展开民宿办理运营常识训练。乡民宿展开至今已有72家,还招引了当地房地产公司到村出资建造“康养青岗坪”和“巴楚仙界”等要点文旅项目,让“康养兴村新路途”越走越宽。

  从“打通民生路”到“拓荒致富路”,再到“新铺兴村路”,武铁历时十年为青岗坪村铺就了一条通往美好的阳关大道。十年间,武铁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200多万元,帮青岗坪村修好了路、建好了工业、兴好了旅行。现在的青岗坪村,通村公路洁净整齐,蔬菜大棚连片成景,茶园茶香四溢,民宿笑语盈盈,乡民人均年收入从2014年的缺乏3000元增长到2024年的1.8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更是打破100万大关。

  帮扶有期,友情无限。站在村庄复兴的新起点,武铁与青岗坪村将持续深化“康养+工业”交融展开,晋级民宿设备、扩展茶叶栽培规划、打造“青岗坪”农产品品牌,让山乡的日子跳过越兴旺,让企村同心的帮扶友情在武陵山区续写新的华章。